close

  
  福州船政學堂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禎的主持下於1866年在福州設立。船政學堂的畢業生不少成為北洋海軍的高級將領。圖為福州船政學堂舊照。(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道 影響軍隊作戰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教育訓練作為將作戰思想和武器裝備等戰鬥力要素轉化為實際作戰能力的催化因子,顯得尤為關鍵。晚清北洋海軍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從軍事教育訓練的角度深入考察和客觀評析歷史得失,汲取其經驗教訓,具有重要意義。
  開創近代海軍教育新路
  晚清海軍在其籌建與成軍過程中,逐步構建起近代海軍軍事教育體系,探索軍事人才培養新模式,不僅培養了籌建海軍急需的專業人才,更挑戰了封建社會教育傳統,推動了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
  晚清政府在兩次鴉片戰爭後拉開了籌建近代海軍序幕,通過興辦新式海軍學校培養專業人才,開啟了近代軍事教育之先河。1866年,左宗棠奏請在福州建廠造船的同時設立“求是堂藝局”,即福州船政學堂,並主持制定了辦學章程,成為近代第一所海軍學堂。福州船政學堂很快取得顯著成績,並被晚清政府所重視。繼福州船政學堂之後,各地依照福州船學堂的辦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相繼開辦了多所新式海軍學堂,教授海軍所需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
  晚清海軍著力構建近代化海軍軍事教育內容體系,從開辦各海軍學堂開始,便強調學習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和軍事實用技術,並要求所有學員必須掌握一門外語。與封建社會私塾和書院相比,教育內容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海軍學堂也因此成為中國近代科學技術教育的真正發源地。以福州船政學堂為例,分前學堂和後學堂,前學堂為製造學堂,後學堂為駕駛學堂。前學堂根據造船所需技術知識設置課程,包括算術、製圖、物理、三角、幾何、微積分、機械原理等,還設有蒸汽機製造和船體製造等實習課。後學堂按照駕駛船舶所需專業知識設置課程,全部採用英語教學。
  首先,海軍學堂率先打破封建社會的科舉考試選才模式,採取不拘一格的招生途徑。不限出身門第,向社會公開招生。招生對象直接面向社會最底層,走出了更為寬廣的選才之路,這無疑在晚清時期為中國近代教育吹來了一股新風。其次,建章立制規範學堂管理。福州船政學堂的《求是堂藝局章程》,詳細規範教學活動和行政管理,學生須嚴格遵守。再次,海軍學堂根據海軍軍事教育要求選擇方法和手段,採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推行全新教學模式。
  創辦新式海軍學堂,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組建合格的師資隊伍。學堂採取引進外籍洋人擔任科學技術和海軍專業知識教員,與教授國文的本國教員共同組成開辦初期的教員隊伍。福州船政學堂成立之初,主要從英、法等國家聘請洋人教員,由左宗棠與洋人簽訂聘用合同,聘期五年,擔任外語、數學、物理、化學、氣象、駕駛、輪機、航海、造船等課程教學。合同規定洋人教員須在五年任期內,不僅要教會學生船舶製造和駕駛技術,而且必須讓中國學生五年後能夠自己承擔製造和駕駛課程的教學任務。這在當時是十分有遠見的舉措,初期取得了很好效果,畢業學生的造船、駕駛技術達到甚至超過合同目標。晚清海軍還建立了規範的畢業學員選拔任用機制。學堂畢業學生的選拔任用十分受重視,建章立制推行選拔任用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使學堂教育與海軍需要相一致。海軍各學堂畢業學生是掌握近代科學技術、精通海軍指揮技能、熟悉日常管理且有愛國精神的優秀人才,是支撐晚清海軍建設的基礎,迅速成為近代海軍建設骨幹力量。清晰的指揮軍官成長路線圖和制度化的選人用人標準,不僅在當時是開創性的突破,至今仍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選派優秀學生出國留學,學習西方先進科學知識和海軍事軍專業技術,感受西方海軍文化,是晚清培養海軍軍事人才的另一重要途徑。晚清海軍留學生選拔要求嚴格,學習目的要求明確,後續任用得到重視,為晚清海軍軍事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任用,也開啟了近代開放式軍事教育之路。大部分留學生非常珍惜學習機會,回國後也受到了重用,成為晚清海軍建設的棟梁之材。例如,嚴複出任福州船政學堂教習,劉步蟾、林泰曾和陳兆翱留福建海軍任職。劉步蟾參與了《北洋海軍章程》制定,劉步蟾與林泰曾編寫的《西洋兵艦炮台操法大略》,成為北洋海軍的基本訓練教材。北洋海軍接回外購的“揚威”、“超勇”號鐵甲艦時,林泰曾是接艦管帶之一,至北洋海軍1888年成軍時,主力戰艦管帶均由留學生擔任,後續向德英訂購的主力戰艦,也都由留歐學生赴廠監督製造。
  實現近代海軍訓練轉型
  海軍訓練需要有嚴格的法規依據,以統一訓練思想、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和戰術行動。晚清政府在籌建海軍時,著手翻譯了部分英、法海軍法規,以指導近代海軍作戰和訓練。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分別翻譯了英國的《水師操練》和《輪船佈陣》,天津船政學堂翻譯了《船陣圖說》等,成為晚清時期近代海軍訓練的指導教材。在翻譯西方海軍法規的同時,晚清海軍還根據自身特點,編寫符合晚清海軍實際的法規。1888年頒佈的《北洋海軍章程》,對北洋海軍的編製、軍官任免及待遇、海軍軍紀軍規、海軍後勤等作出明確規範,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第一部章程,標志著晚清海軍從舊式水師向近代海軍的歷史轉變。
  晚清海軍還著力加強軍官和士兵基礎訓練,建立個人訓練制度。軍官基礎訓練在水師學堂完成,遵循海軍訓練基本規律和特點要求,採取課堂理論講授與實習結合的方式,提高軍官基礎訓練質量。如福州船政製造學堂學生,“半日在堂研習功課,半日赴廠製造機械”;駕駛學堂學生課堂學習四年,然後練船一年,再回堂學習三個月,爾後到槍炮船實習三個月,學制五年,後增加練船時間到兩年,學制延長到七年。學員從學堂到練船,再從練船到學堂的教育訓練方式,使海軍軍官的基礎訓練非常扎實。
  建立艦艇訓練制度,規範訓練運行機制。晚清海軍艦艇訓練分單艦訓練和編隊訓練,訓練內容明確。單艦訓練內容包括共同科目訓練、專業訓練和戰術訓練三項。編隊訓練為兩艘以上艦艇進行的協同訓練,也稱“操演陣法”。編隊訓練以《船陣圖說》為基本教材,演練海軍艦隊操演和戰鬥陣法,以魚貫陣、雁行陣和斜列陣為訓練重點。
  此外,晚清海軍還設立了小操、大操、合練和檢閱等訓練制度,小操是單艦戰術訓練,由各艦管帶組織;大操每月一次,由提督親自組織,分為右、左、中、後四隊,是以隊為單位的編隊訓練;合操在大操基礎上實施,每兩月組織一次;檢閱由海軍大臣每年組織一次。通過以上系列的艦艇訓練,打牢艦艇戰術技術基礎,提高艦隊整體作戰能力。
  最後,清政府還設立訓練機構和練習艦,為海軍訓練提供保障。各水師學堂均有練船,以供學生實習之用,水師學堂畢業學生必須先上練船為練生,經過練習後方可成為正式海軍人員。各練營分帆纜兵、管輪兵、管旗兵三科,槍炮和魚雷軍士從帆纜畢業生中挑選,再經過槍炮營、魚水雷營的訓練並經考核合格後補充上艦。火炮和魚水雷是晚清時期海軍的主要作戰武器,對應成立了旅順魚水雷營、旅順海軍槍炮營和南洋海軍雷電學堂,提供槍炮和魚水雷專業訓練保障。軍官和士兵通過基地化的專業訓練,且經過考核合格後再補充到作戰艦艇,保證了人員訓練質量,提高了艦艇訓練效益,具有開創性意義。
  結構性矛盾阻礙變革
  晚清海軍教育訓練實踐也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這也是導致北洋海軍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清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與近代海軍教育訓練的結構性矛盾不斷顯現,嚴重阻礙著近代化海軍教育訓練變革。“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理論命題。長期封建科舉教育制度,使晚清時期人們都以“登科及第”為學習目標,學習科學技術熱情不高,甚至海軍學堂各屆招生都不能滿員。至高無上的封建皇權干擾了近代海軍教育訓練發展,特別是北洋海軍成軍後不久,海軍建設經費被挪用嚴重影響了海軍教育訓練和艦隊戰備水平。重陸輕海的傳統思想和以“拱衛京畿”為主要目的的戰略指導,則使晚清海軍的建設方向和教育訓練失之偏頗。
  由於根本的作戰指導不是為在海上作戰、更談不上準備決戰,因而晚清海軍在艦艇戰術訓練方面,缺乏針對性和實戰性,沒有很好地研究潛在作戰對手訓練克敵制勝的戰法。從戰術訓練要求來看,當時鐵甲艦、火炮、魚水雷等裝備投入使用,使海軍作戰戰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而晚清海軍戰術訓練仍以陣法變換為主要內容,新式裝備戰術教育和實際訓練不足。從指揮員訓練情況來看,雖然北洋海軍各艦船管帶均是正規海軍學堂畢業生,但掌管海軍教育訓練的海軍衙門官員大多是門外漢,對晚清海軍教育訓練發揮的指導任用甚微。
  雖然晚清政府成立了海軍衙門,但並沒有形成實質意義上的統一領導,沒有形成統一的指揮權。晚清的北洋海軍、南洋海軍、福建海軍等海上作戰力量各自為政,建設缺乏統一的規範、統一的制度,日常的艦艇訓練也是各自組織,沒有統一規劃和組織領導。包括興辦學校、訓練指導、訓練內容、訓練法規沒有統一標準,北洋海軍編寫翻譯的《北洋海軍章程》和《船陣圖說》等法規,也僅用於北洋海軍內部,沒有達到統一海軍教育訓練標準的目的。
  晚清海軍自身教育訓練人才缺乏。晚清海軍教育訓練過分依賴洋人,加之後期風氣敗壞,經費保障困難,訓練水平嚴重滑坡。籌建過程中的北洋海軍,訓練主要依靠英國人琅威理指導組織實施,雖然短期內訓練水平得以提高,但受訓的軍官以及海軍高層沒有培養出自己的組訓人才,沒有將琅威理的職業精神、訓練方法學到手。
  最後,軍事素質養成和戰鬥精神培養不夠。晚清海軍教育訓練,在“師夷長技”思想的指導下,重視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但軍事素質養成還有很大差距。海軍學堂缺少近代海軍職業素質和戰鬥精神的教育。封建思想文化土壤里成長起來的海軍學員,難免受到追逐私利、貪圖安逸等腐敗風氣影響,戰鬥精神和職業意識消失殆盡。
  從甲午海戰看北洋海軍的教育訓練,既有經驗、也有教訓。它充分說明和平時期教育訓練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今天信息化條件下,為了建設一支與國家地位相稱、與履行新的歷史使命相適應的強大的海軍,必須大力推進教育訓練的改革和轉型,努力打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現代化海軍,有效維護國家海上安全,讓甲午海戰的悲劇不再重演。(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學院訓練與管理教研室主任 劉化軍)
  (原標題:劉化軍:先天不足阻礙晚清海軍教育訓練變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51pebh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