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者按]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我省緊緊抓住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強力推進民族地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民族地區呈現出經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進步、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社會政治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即日起,本報推出“推動共同繁榮進步促進同步全面小康”欄目,聚焦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民族地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新舉措、好效果,通過走訪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民族地區基層幹部群眾,講述民族團結模範集體和個人的動人故事,展現我省民族地區基礎設施、特色產業、民族教育、法制建設、文化旅游、對口支援、幹部人才培養等領域的新變化、新成就。敬請關註。
  □本報記者 鐘振宇
  歷經四年多的精心設計,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11月4日全線開工建設。公路建成後,既是一條連接內地和藏羌地區的經濟走廊,也是一條維護民族團結的連心紐帶。
  作為一個有14個世居少數民族的民族工作大省,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召開以來,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走一條具有四川特色、民族地區特點的跨越發展之路,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生動畫捲。
  強化頂層設計,推進民族地區跨越發展
  第十五屆西博會上,甘孜州吸引投資總額87.28億元,涼山州達204.6億元。民族地區的內生活力源自哪裡?
  近年來,我省把加快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地區一切困難和問題的根本途徑來抓,實行“多予、不取、放活”方針,在產業佈局、稅收優惠、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作出特殊安排,為各民族地區跨越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面對全國第二大藏區,我省出台《關於推進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在全國最大的彞族聚居區,制定推進彞區跨越發展、大小涼山綜合扶貧開發和安寧河谷地區加快發展的“一個意見、兩個規劃”;在有羌族聚居的汶川地震災區,出台災後重建和災區發展振興政策;踐行綠色發展,取消對民族地區縣域經濟總量、工業增加值等考核。
  雪山草地游人如織、水電礦產有序開發、生態農業產銷兩旺……在特殊政策支持下,“十一五”以來,全省民族地區生產總值每年均以兩位數增長;地區經濟總量和農牧民人平純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宣漢等7個縣被省政府批准為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在省內享受少數民族地區政策待遇,420多萬各族群眾受益。
  做實民生項目 牽住民族團結“牛鼻子”
  阿壩州郎木寺街道吉祥賓館老闆孫曉洪,去年參加免費職業培訓後,賓館打理得整潔亮堂,吸引的內地游客越來越多。
  “促進各民族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必須牽住民生改善這個‘牛鼻子’。”省民宗委負責人介紹,我省結合集中連片扶貧開發,以項目化、工程化手段一個一個地解決民生難題。
  在藏區,我省實施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9+3”免費教育計劃、衛生事業發展行動計劃等藏區“三大民生工程”和“六項民生計劃”;在彞區實施“三房”改造、彞家新寨,今年又新啟動大小涼山彞區“十項扶貧工程”。
  短短幾年間,我省建成牧民定居點、彞家新寨3000餘個,改造和新建33萬餘戶住房,150多萬群眾受益;民族自治地方51個縣全部實現“普九”;“十二五”以來,投入扶貧資金95.3億元,民族地區減少貧困人口近30萬人。
  營造和諧氛圍,夯實民族團結基礎
  團結穩定是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重要前提。近年來,我省多措並舉,把促進團結進步作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來抓,把黨的民族政策堅定地落到實處。
  為夯實民族團結基礎,各地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及社會和諧示範區建設;重視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的同時,常年選派優秀內地幹部開展援助工作;針對城市化和散居化趨勢,巴中等地在社區建立民族工作聯絡站;完善法制建設,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在“十一五”期間新制定或修改完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補充規定25件。
  通過綜合施策,多年來,全省沒有發生因民族問題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聲音】黑水縣色爾古鎮五里村村民三頭(藏族):在我省藏區六大民生工程計劃中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幫助下,我們147戶村民選擇從高山上搬遷到河壩,用水、就醫、上學方便了,等打造好民族風情村,我們還要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聲音】共青團涼山州委幹部李川璽(彞族):大小涼山彞區“十項扶貧工程”中的現代文明普及、教育扶貧等項目,都是家鄉群眾真正需要的,盼望政策能夠落實好、不打折。作為民族幹部,我也要帶頭做健康文明新生活的宣講員,傳遞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行動為家鄉的發展作出貢獻。
  (原標題:抓住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同心繪就民族團結進步新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51pebh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